第46章(1 / 2)

自从工农兵大学名额落到榕山大队, 就传得沸沸扬扬的。

大队里的人还不怎么在意,知青那边没少因为这个事奔走,生产队干部家里比往常热闹得多。

有的人还找大队长拿介绍信,直接跑到镇上或是公社上走动, 都积极地想要争取这个名额。

相比之下, 榕山大队本地人要平静得多, 毕竟这个名额是指定要留给知青们的。

会这么照顾也是有原因的, 其他大队往年能回城的人不少,要么是上头给的名额,要么是知青自己找关系回城了。

或者有才干突出的, 表现得比较出众的,会被调到了镇上、公社上的机关单位、工厂中工作。

他们榕山大队就跟被人遗忘了似的, 这么多年下来这么多知青, 能离开榕山大队的人屈指可数, 这导致他们大队知青是附近大队人数最多的,足有三十八个人。

其中有五位知青在本地结婚落户, 比如小学老师孙芹。

其他几位大多数也在大队里是有职务的,记分员、小队长等等。

不过知青中大多数人还是想要回到自己的家乡,因此一直积极地争取回城名额。

能上工农兵大学更是所有人的最高梦想, 这意味着未来一片光明,工作生活都有了保障。

不像那些只拿到回城指标的知青, 前途未卜。

因为城里的工作岗位不足,回去后很可能也找不到工作, 尤其是子女比较多的人家,父母的工作岗位有限, 不能都让给子女,也就导致他们回城了又要面临生计问题。

可上了大学就不一样了, 毕业之后肯定会分配工作,就捧上铁饭碗了。

唐青青也听说了关于大队准备把工农兵大学名额给翟弘毅的传闻,据说这种可能性很大,因为翟弘毅都被表彰了好几回了,公社领导都听过他的名字。

唐青青将翟弘毅布置给她的作业做完,将翟弘毅叫到屋子外头,避免打扰正在学习的王黑子和唐巧巧。

“哥,你是不是要去上大学了?”

“那都是大家瞎传的,大队干部都没找我谈话。”

“那要是找你谈话了,你会去读吗?”

翟弘毅挑眉:“你不想我去读?”

工农兵大学名额多难得啊,大家就没有想过不去这个选项。

唐青青这么问,明显包含另一种意味。

唐青青也反应过来这么问不对劲,毕竟依照现在大家掌握的信息来说,只要不是脑子被门夹了,谁会放弃这么个大好的机会,她这么问不是暴露了她的真实想法吗。

她从书中可知,明年就要开始恢复高考,依照翟弘毅的成绩是很有可能通过自己的本事考上大学的。

而他们这些工农兵大学的学生就变得有些尴尬了,因为学生资质良莠不齐,有些人字都不认识几个就被推荐过去了。

因此能力都比较一般,学不出什么真本事。

以前的大学生还罢了,他们这些跟高考上来的学生撞上,就会非常尴尬,对于他们未来的升迁等都有所影响。

虽然唐青青觉得依照翟弘毅的本事,这些并不会阻碍他的脚步,可更‘正统’的出身,肯定有利于他的发展。

而且他要是考得好,还能去更好的学校。

好的学校不仅师资力量雄厚,学习氛围好,还有重要一点就是在大学期间就能构建自己的人脉关系。

可唐青青又不好让翟弘毅放弃这个机会,一来她没法解释自己的消息来源;二来要是翟弘毅失手没考上呢?

推荐上大学和高考上大学虽然待遇有所不同,可好歹毕业出来就是个大学生,就能扭转命运。

万一翟弘毅落了榜,唐青青的贸然阻止,很可能毁了翟弘毅的前途,。

毕竟这世上没有百分百的事,万一考题正好是翟弘毅盲区,又或者要考试的时候出了什么意外不能去了等等,让他和大学失之交臂也不一定。

唐青青担不起这么大的责任,因此连忙摆手否定:

“哪能啊,这么难得的机会。”

翟弘毅看着远处连绵山脉,这里远离村庄,生活非常不便利,可风景却非常地好。

门口就是如画一般的风景,令人心旷神怡。

“那你觉得我该去吗?”

唐青青纠结不已,这个选择实在是太难了,她说什么都不大合适。

“这么纠结?舍不得我?”

唐青青白皙的面容泛起淡淡的红晕,自从她觉醒之后,就没有再像以前一样虽然不满,可还是会承担过重的劳作。

虽然也会经常参与大队生产工作,可比起以前顶着大太阳放羊,极少会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。

这让她的皮肤逐渐恢复了原来的颜色,长得越来越白皙。

加之几乎每天一个鸡蛋,一杯羊奶,让她的营养逐步跟上,不仅整个人圆润了不少,个子也窜了很高,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窜了十几厘米,现在已经有一米五三,并且有了少女的模样,不再一团孩子气。

这样的她再被聘请去追踪,要比以前更具有说服力。

唐青青听翟弘毅说这话,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回了。

翟弘毅也觉察这话显得有些轻浮,直接把这个话题带过,道:

“我不会去的。”

翟弘毅的态度坚定,这让唐青青想起他以前说的话。

“哥,你不会真想在这里待一辈子吧?”

他们认识这么长时间,别看翟弘毅经常一副对什么都不在意的样子,其实内心就像王黑子说的一样——闷骚。

他就不是一个安分的人,自从开春以后,又开始倒腾各种东西。

鸡蛋、鸭蛋甚至羊奶,还有山上的野菜都挖着跑到公社黑市贩卖,浑身充满干劲,明显不是那种甘于本分干活的人。

翟弘毅并不知道未来的走向,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,他不想着抓住,内心是怎么想的?

唐青青感到很好奇,认识这么长时间,她也大概能知道,翟弘毅会这样跟家里有很大关系。

虽然他的家人很关心他,经常给他寄东西,可好像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。

翟弘毅沉默,目光望向远方。

唐青青看他这个样子,就知道他并没有开口的打算。

私底下唐青青找王黑子聊天,“真不知道毅哥心里想什么。”

王黑子却毫不在意:“他心里有主意着呢,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。他就算放弃了这次的名额,以后也不会混得差的。”

王黑子是最不想翟弘毅离开的人了,自从认识翟弘毅,他觉得自己整个人都不一样了。

其中最不同的莫过于兜里的钱变多了,而且跟着他学习,也逐渐琢磨出点趣味来。

王黑子现在认识不少字,数学学得尤为不错,他感觉自己的脑子都变聪明了不少。

“你说我们大队真会把名额给毅哥吗?”

王黑子摇了摇头:“谁知道呢,每次名额下来都特别热闹,经常虚晃一枪。毅哥虽然经常立功,可他也经常被说是自由主义、个人主义。

咱们大队这么多知青,表现好的人不少,而且有好多知青都待了这么多年了,毅哥插队的时间还是太短了,所以不一定就能落到他的头上。”

大爷爷就是大队长的王黑子,还是有些觉悟的。

他很清楚他大爷爷的性子,不会单一从一个方面去考虑问题的。

翟弘毅身上优点不少,可缺点也非常明显。

每次干活都是把自己的活儿干完了,就不会再勉强干下去。

对于现在提倡奉献精神的风气来说,没有被批评都是他们大队宽容。

要真的打算把名额给翟弘毅,也不会讨论这么长时间都没有个结果了。

“黑子,你还是准备回学校继续读书吧。”

王黑子瞪眼:“咋扯到我头上来了。”

“我觉得毅哥以后肯定是要离开咱们这的,我也会出去读书,你就一个人留在大队里了。”

王黑子难得没有反驳,他也不想他们铁三角散伙。

以前他的日子过的稀里糊涂的,跟翟弘毅和唐青青在一块之后,才找到了自己使劲的方向。

不管是跟翟弘毅去做生意,还是跟着唐青青去追踪,都比以前干的活有趣得多。

其实办这些事也没有那么轻松,也很辛苦还担惊受怕的。

可他就是乐意,再苦再累等事办好的也觉得是甜的。

唐青青又劝道:“你家是有条件供你上学的,你得好好珍惜。我明摆着告诉你,只要你好好念书,以后就有可能跳出这个山沟沟。”

王黑子相信唐青青不是个说大话的人,整个人陷入沉思之中。

他确实不想留在这山沟沟里,也想去城里闯闯,想看看知青们说的外面世界长啥样。

在他看来,公社已经是个很漂亮和令人向往的地方了,可他们说在那些大城市面前,压根不算什么。

“可我跟着毅哥学,比上学学的东西要多得多。”

“咱们大队师资条件不行,在外头一个年级一个班甚至好几个班,没有混在一块上课的。而且孙老师教得也不好,可老校长就教得好多了,等你三年级知识掌握了,也来上老校长的课吧。

回头我们一起考公社的初中,你不是喜欢去公社吗,上了初中就更加方便了。”

镇上也有初中,不过教学质量和公社没得比。

唐青青第一目标是公社初中,所以她现在虽然已经上完五年级的课,却也没想着今年就去考初中。

她想利用更多的时间,巩固基础知识,等明年的时候争取考上公社初中。

翟弘毅现在已经不单单围绕课本知识点讲课,还会穿插其他知识,还教她英语,而且非常重视口语。

用翟弘毅的话来说,语言是交流的工具,能说会听是最重要的。

因此唐青青一开始学英语就敢张口,哪怕说错也敢张口表达自己的意思。

王黑子觉得好玩,也跟着一块学,唐巧巧也没有落下。

三人中,最具有语言天赋的就是王黑子,他比唐青青和唐巧巧都更大胆,也学得更溜,学得最慢的是唐巧巧因为她最害羞,生怕自己说错了丢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