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1.第 101 章(1 / 2)

说好的龙凤胎呢 夜子莘 18076 字 1个月前

宝贝们, 补订上面章节, 达到设定的购买比例,就不会看到防盗啦~  甄氏也看见了他,忙起身相迎,接过了他手里提着的礼物:“今儿怎么来这样晚,上午你师父还念叨呢。”

苏丞瞥眼跟在自己后面的苏瑜, 笑道:“上午府上有些事,耽搁了。”

苏瑜想到自己在榻上耗费一上午的事, 心虚地低下头。

苏丞介绍道:“师母, 这是弄弄。”

“弄弄都长这么大了,师母险些没认出来。”甄氏热络地拉住了苏瑜, 看她双手冰凉, 忙请他们兄妹进屋, 又让女儿绿渠上了热茶。

苏丞问及师父去了何处,甄氏说在后山放羊,让绿渠去寻, 苏丞却拦下了,说自己过去就好。

苏瑜对这里有些陌生, 见苏丞要走她下意识想跟着, 苏丞却道:“你在这里陪师母和绿渠说说话,三哥一会儿就回来。”

甄氏也道:“你哥说的是,外面冷, 屋子里还暖和些, 让绿渠陪你玩。”

苏瑜笑笑, 只好又坐了下来。

绿渠则是笑眯眯拿了好多干果点心来招待她。

其实苏瑜也不是那种内敛的性子,眼见甄氏和绿渠两个都很热情,她也就很自然地与她们说话。

她以前来过两次,不过那时候小,都不怎么记事,如今跟甄氏说话才发觉她言谈间透着柔婉,倒不像是寻常女子,想来也是大户人家出身的千金。

就是不知道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,倒让他们一家人在这里度过余生。

.

苏丞来到后山时,宁毅在一棵青松下坐着,神情肃然,目光盯着脚边吃草的羊儿。

他的坐姿刚毅挺拔,这些年虽不领军打仗,但军人的气魄犹在。

“师父。”苏丞唤了一声。

宁毅看见他神情微怔,随后站起身来欲行礼,苏丞拦下他,提了提手上的两小坛子酒:“好久没跟师父喝酒了。”

两人一起坐下,苏丞亲自开了酒坛子,递给宁毅。

宁毅接过后仰头喝了一口,转首看向苏丞:“战场上的事我听说了,殿下果然不负众望。”

“是师父教得好。”苏丞也仰头饮了一口。

“殿下这次归朝比我预期的时间早了半个月。”

苏丞笑道:“大军还没回来,只我一人赶回来了。”

宁毅神情凝重几分:“莫非京中发生了什么大事。”

苏丞也不隐瞒:“弄弄出了些状况,我有些担心。”

宁毅有些了然,却没再多说,只默默饮酒。

“平南侯应该也快回来了吧?”

苏丞点头:“嗯,月底应该能回来。”

宁毅沉吟片刻:“工部和户部是贾道那老贼的摇钱树,此次平南侯前往赈灾,若能找到他们贪污的罪证,便能先拔了贾道两颗门牙。只是平南侯名义上是你的大伯父,他若得罪了工部和户部,到时候殿下未免也要惹贾道怀疑,你可有什么应对之策?”

.

绿渠是个水灵漂亮的姑娘,性子也活泼,傍晚时分,荆氏在灶房里做晚饭,绿渠便带着苏瑜在院子里玩翻花绳,两人旁边拢着火堆,烤的人暖烘烘的,小脸儿粉嫩好似抹了胭脂。

两人一边翻花绳一边闲聊,苏瑜也就把自己心里的困惑了解了个七七八八。

原来这甄氏是老太傅甄璧之女,自幼熟知四书,才华横溢,当年威武大将军宁毅战功赫赫,威名远扬,她喜欢那种保家卫国的铮铮男儿,闺阁之时便对其格外敬仰。老太傅是个宠女儿的,又欣赏宁毅的韬略和才华,便亲自上门为女儿提了这门亲事。

于是甄氏便如愿以偿嫁给了宁毅,婚后夫妻二人琴瑟和鸣,十分幸福。

只不过,甄宁两家强强联姻,惹来了圣上不悦,为此没少在朝堂上找太傅和宁毅的麻烦,再加上陛下宠幸贾贵妃和贾道兄妹两个,贾道在朝中拉帮结派,排除异己,他们在朝中的日子便不怎么好过了。

宁毅久居沙场,是个直性子,不喜欢朝堂中那些尔虞我诈,也被圣上所为寒了心,最终决定辞官归隐,在这小村落里过日子。

绿渠是宁毅和甄氏的小女儿,她上面还有一个姐姐,今年二十二岁,早已嫁人生子。绿渠是一出生便长在村子里的,没体验过富家千金的生活,不过听她言谈之间还挺高兴的。

“其实京城里那些名媛闺秀们有什么好呢,条条框框一大堆,不能这个不能那个,处处都得顾及着家族的颜面,搞不好还会有什么姨娘通房的,表面看着光鲜亮丽,但私底下哪家没几样腌臜事?可在这里就不一样了,蓝天白云,自由自在。”

苏瑜看她个性爽朗,说话也不拘泥于世俗,十分对她的胃口。

两人玩了一会儿花绳,又围在火堆旁烤火,苏瑜探头看看外面:“你爹和我三哥怎么还没回来?”

“估计谈事情的吧。”绿渠拨了拨脚边的木炭,又打量她一会儿,“你好像挺黏你哥的。”

“没有吧。”她不觉得啊。

“怎么没有,这一个下午你都问了三回了。”

苏瑜眨巴眨巴眼睛,一个下午问三回很多吗,她不觉得呀。

绿渠却突然冲她勾勾手,小声道:“告诉你个小秘密,我喜欢你三哥。”

苏瑜一噎,瞪大了眼睛看她。

“你这么惊讶看着我做什么,你三哥这样的,肯定很多姑娘家喜欢他。”

这倒是真的,苏瑜只是有些意外而已。不过仔细想想,这绿渠可比孟良卿好多了,如果绿渠当她三嫂,她觉得还挺好的。

“那你干嘛不告诉他,没准儿他也喜欢你呢?”这样三哥就能跟孟良卿退亲了。苏瑜觉得她三哥娶谁都挺好的,就是这个孟良卿莫名让她心里不舒服。

绿渠摆摆手:“算了吧,你三哥怎么会看上我呢,他太抢手了。何况我爹娘说了,你三哥他心里有人的。”

“咦?”苏瑜这下比方才还惊讶几分,她三哥心里有人?她怎么不知道……

“是谁呀?”她突然十分好奇。

绿渠摇摇头,这她怎么知道,爹娘又没具体跟她说。随后她白了苏瑜一眼:“你到底是他亲妹妹吗,连你哥心里喜欢谁你都不知道。”

苏瑜托腮,她还真不知道唉!

就这样,蝉衣絮絮叨叨着和一群人把她扯起来各种折腾,最后拉她去窗前站着,手里塞了一本书:“姑娘,你快背吧,今天先背《出师表》,等公子下了早朝回来可是要检查的。”

书背到一半时,赵管事送了两个丫头过来,说是公子特地吩咐保护苏瑜安危的。

这两人一个唤作碧棠,一个叫紫坠,姿容都算得上乘,腰间佩着长剑,一看就是练家子,面色也冷冷的,跟忍冬的性子如出一辙。

苏瑜瞧见了不免暗暗惊叹,她还以为她哥身边只有忍冬一个会武的丫头呢,没想到眨眼间就又送了两个人来。想到吴进意的事,苏瑜自己也是后怕的,故而来者不拒,直接都收下了。

只不过吧,这两人往那儿一站,立如松柏,活脱脱的冰山美人,又颇有些她哥派人监视自己的感觉,弄得苏瑜浑身不舒服。

最后她把书放回书案上,看向她们:“你们俩先出去吧,以后只负责我的安全就好,近身侍奉的事还是蝉衣和青黛来,我也习惯了。”

“是。”二人丝毫不反驳,齐齐给她行了礼退出去。

苏瑜长舒一口气,这才继续摇头晃脑背起书来。

.

背了一个时辰的书,又用过膳食,苏瑜这才收拾东西回平南侯府。

当马车在侯府门前停下来时,苏瑜已经在里面打了个盹儿,听到蝉衣唤她,这才被人搀扶着走下来。不料一抬眼,却是被眼前的景象给震慑到了。

但见大门口并排站了许多人,为首的是大伯母花氏,看见苏瑜笑着上前拉着她的手嘘寒问暖,后面的苏琬、苏琅、苏琳等人也是一脸关怀。

当然,有的人是真心实意的,有的人就不得而知了。

见此情景,苏瑜忍不住感慨,她三哥一回来,这待遇就是不一样。

不过花氏会亲自迎出来,苏瑜也不是不能理解。

平南侯府虽说有个世袭罔替的爵位,但那是新朝建立之初,太/祖皇帝依照军功封赏的。可如今一百多年过去,朝中局势早不如往昔,如今的公候伯们空有祖辈留下来的爵位,但并无实权,日渐没落,还及不上朝中的三品大员在陛下跟前有分量。

想那承恩公府,如果不是背后有贾贵妃和太师贾道作为依仗,其境况也是和平南侯府差不多的。

苏丞如今是正一品的统兵大都督,对于平南侯府而言,自然也是强有力的靠山,少不得要恭敬一些。

所以苏瑜如今得到的一切待遇,都不过是因为她有个好哥哥。

“三丫头总算是回来了,我和你祖母还念叨着去梅庄接你们呢,如今你祖母得知你回来,也是高兴的不得了,这会儿正在落辉堂里等着要见你呢。”花氏笑意盈盈的,好像一直都这么贤惠得体。

她忘性好,苏瑜却记得清清楚楚,这个大伯母前几日还逼着她嫁去吴家呢。

见苏瑜不说话,花氏有些讪讪。

苏琬忙替母亲解围:“三姐姐舟车劳顿也辛苦,祖母那里备了姜茶,跟妹妹一起过去喝些驱驱寒气吧。”

苏琬穿了件素青色蒲公英图案的蜀锦长裙,外罩雪白色狐裘衣,薄粉施面,端庄优雅,落落大方,一副关怀备至的样子。

苏瑜看她一眼,依旧不说话。

苏琅扯住她的手,惊讶一声:“三姐姐,你手好冰呀,我的手炉给你吧,还热乎着呢。”她说着,把自己的手炉递上来。

苏瑜笑着摸摸她的脑袋,伸手接下了,随后淡淡道:“不劳烦祖母和大伯母了,我身子有些不适,想先回邀月阁休息一下。”

花氏还想说什么,被碧棠抬手拦下了:“大夫人如果有什么话,就等我家都督大人回来再说吧,姑娘既然说休息,夫人还是不要阻拦的好。”

花氏看着碧棠手里的剑,悻悻闭了嘴。

以前有个忍冬就够头疼了,这回竟又带了两个回来。

回到邀月阁,不用看见大伯母那副虚伪的嘴脸,苏瑜整个人都松了口气。她打了个哈欠,正打算再睡个回笼觉,谁知蝉衣又把《出师表》塞她手里:“姑娘,三公子估摸着快回来了,你快赶紧背吧,能背下来多少就背多少。”

苏瑜:“……”

她怎么觉得三哥一回来,她自己身边的丫头都成他的狗腿子了?

.

皇宫

下了早朝,众文武百官从大殿内出来,三三两两的往宫外走。

今日苏丞刚得了陛下夸赞,又赏金银又赐田地宅院的,如今一出来少不得被一群人围住,各种奉承恭维。

承恩公也不能免俗,一路上跟着苏丞好话说尽,言语间还提及自己女儿眼光好,才有了这样一门好亲事。

苏丞对所有人的恭维都只是不温不火的,既不刻意疏远,也不故意亲近。

“都督立了大功,今日在朝中很是威风。”

突然一抹洪亮的声音传来,围着他的百官们瞬时噤了声,纷纷侧身行礼:“太师。”

太师贾道如今担任尚书令,百官之首,妹妹又是宠冠后宫的贵妃,这些年在朝中势力庞大,其声望早已越过了如今的太子。

他穿了身墨色长袍,衣服上绣着莽纹,尊贵非凡,如今已至不惑之年,典型的国字脸,身形偏胖,肚子圆滚滚的,将墨绿色的玉石腰带都给撑了起来。许是这些年大权在握的缘故,他的目光犀利摄人,一双峰眉长而浓密,颇有些凌厉之感。

看见他,苏丞淡然一笑俯身道:“太师过誉。”

看他对自己恭敬,贾道脸上表情有所缓和:“都督年少有为,不怪陛下赏识,老夫也颇为欣赏,明晚是除夕夜,老夫在家中设宴,为都督庆功,都督可要赏老夫这个薄面才是。”

苏丞颔首:“太师有心,临远自当登门拜访。”

贾道哈哈大笑几声,拍了拍他的肩膀,挺着肚子大阔步地走了。

苏丞眯着眼凝视他远去的背影,将眸色深处那抹锐芒强自压下,面上是如沐春风的笑。

其余人见苏丞得了太师的赏识,一时间攀附之心更甚,又是一番恭维谄媚,苏丞点头微笑,并不回应。

等朝臣散去,他侧目看向台阶最高处负手而立的男子,眉梢微扬,随后恭敬行礼。

男子一步步向他走近,神情肃然:“太师亲自为都督接风洗尘,看来对都督甚为垂青。”

见苏丞不语,那人又道:“苏丞,孤提拔你不是为了让你成为贾道的爪牙的。”

苏丞淡笑颔首:“臣自当不忘太子殿下的提携之恩,贾道再权势滔天终究是臣,太子您才是未来天下之主。”

“那你还去赴他的接风宴?”

“不入虎穴焉得虎子?”

太子顿了片刻:“你想取得那老贼的信任?”

苏丞道:“只要殿下记得,臣是你的人便够了。”

太子打量着他那讳莫如深的表情,心里莫名发怵。这个人心思阴沉,也不知他自己能否驾驭得了。

可是眼下,他若想彻底铲除贾道那老贼的势力,却也是不用他不成了。

.

回宫的半道儿上,苏丞突然又被拦下了,那人正是太后长乐宫中的贴身女官顾嬷嬷,五十出头的年纪,头发花白,面容慈祥。

“都督大人万福。”

看见她,苏丞清冷的神色稍缓:“嬷嬷免礼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