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2章(1 / 2)

庶妻 赫连菲菲 10875 字 1个月前

姑娘的思绪飞速转换着。

这是什么意思?

出十倍银两, 就是一千两,买她出这火坑,只用伺候他一个, 这人样貌这么好看, 家底这么丰厚, 为什么不愿意?

做什么不比当花娘强?一双玉臂千人枕, 待得人老珠黄, 又兼之一身病痛, 这几日她在这楼子里已经看了多少这样的悲剧。

她怎么不想爬出火坑, 上岸遇着一良人?难道她都沦落到这个地步了,还会妄想能做谁的正房夫人?便是个妾,哪怕是个奴婢, 也比做妓好。

她眼中溢出晶莹的泪花,仰头望着男人的脸,“官、官人的意思是……?”

赵晋松开钳住她下巴的手,身体后仰,靠在椅背上,抬手撑住左边额角,笑了下, 说:“好奇, 说说看?”

姑娘瞧见他这一笑,心弦霎时更被拨的乱了,她鼓起勇气凑前一点儿, 指尖轻轻捏住他海水纹的袍角,“爷, 奴愿意, 只要能脱逃此地, 便是一世为奴为婢也愿意。下半辈子,结草衔环回报爷的大恩。”

说这话时她是笑着的,可眼泪不知怎么顺着脸庞滑了下来。

堕入风尘,几经训教,她早就认命了,今晚被请出来陪客,她知道贞洁就将消失在今晚。从今后她就将正式迈入皮肉生涯。忽然有人,给了她这样一个希望,她怎能不激动,怎能不欣喜?

赵晋闻言,琢磨着她这几句话。

姑娘又凑近一点儿,脸颊几乎要触上他膝头,白生生柔嫩嫩的模样,原是好人家的姑娘,失了庇护被卖入风月场,此刻还是干干净净模样,妆容画的很淡,也没有熏香,他点了她时,就觉得她生得有些似谁。如今这么一瞧,连境遇也像。

他指头在膝头敲动,玉质扳指发出莹润的光。

姑娘垂下眼睛,紧张地等待那只手落在自己脸上。

却听上首的人又开了口。

“若赎你出去的人,也要你陪客呢?家中招待朋友,要你伺候枕席,也愿意?”

他问得这样奇怪,令她不由蹙了蹙眉。

她努力想像着那样的境况,脸色微微泛白。做了他的人,一切皆由他做主,能说“不”吗?

难道他要的不是妾侍奴婢,要的是家妓吗?

姑娘艰难地消化着这个想法。这很难,如果不过是换个地方卖笑……

玉色扳指光泽微漾,她眼底刺痛,闭目让眼泪落下来,灰心地想到,至少他这样的人物,来往的人也不会太差吧,如果是这样,她该不该应呢?

下巴被捏住,她尚未从深思中清醒,就被迫仰起头来。含泪的眸子对上那双冷漠锐利的眼睛,她心中蓦地一跳,在害怕的想要逃开、却又不忍心逃开的矛盾中煎熬。

“说。”他吐出一字,追问答案。

“愿、愿意,奴愿意!”她几乎是用尽力气,喊出了这句愿意。

他蹙紧眉头,生硬地松开了钳制她的手。

姑娘伏跪下去,肩膀剧烈抖动,忍不住哭起来,她额头点地,咬着牙一字一句道:“爷,求您救救奴,赎了奴去吧。”

赵晋没说话。

他陷入长久的沉默当中。

姑娘伏地哀哭,她渴望被救赎。无比的渴望着。

赵晋抬手揉了揉眉心,今儿他醉的厉害,许久不饮酒,乍一碰,酒对身体的影响就格外被放大。

许久许久,他才道:“起来吧。”

姑娘满眼泪,一脸期冀,哀戚地望着他。她不敢起来,他不给个准话,她根本没法起来。

“回头着人送钱来。”他站起身,掸了掸身上的袍子。

姑娘眼泪碎成星星点点的喜悦,伏低身子连连叩首。“谢谢爷,谢谢爷,奴这条命,是您的,是您一个人的……”

赵晋嗤笑了声,“爷要你的命作甚?”

他有的是钱,救个人,就跟救个小猫小狗没两样。轻而易举的事,许是一句话哄得他高兴也就顺水推舟做了。

他提步要走,姑娘匍匐上前,牵住他袍角,“爷,您这就走?奴、奴……”

她想问问她现如今该怎么办。他什么时候来赎人,什么时候带她走?

赵晋勾唇笑道:“怎么,这就想伺候?”

姑娘羞得满脸红,想摇头,又觉得是不是该点头。

赵晋抽回衣摆,抬手按着额角,“不用了,你这姿色,爷还真没瞧上。”

姑娘顿住,羞红的脸,在他背影远去的过程中,一点点褪色成苍白的颜色。

——

灯下,柔儿在看账目。

新铺子开张半个多月,投入颇巨,至今只收了三笔定金,远远不足以应付支出。

近来无论吃饭还是休息,只要有点空余时间,她就会翻出书本来瞧。在月牙胡同所学有限,赵晋的指点偏颇太过,多是为了闺房取乐,并非认真要她做个女学生。她去书局买了两本书,遇到不认识的字句,就请教孔绣娘,——孔绣娘原是好出身,父亲是个秀才,在乡里教书育人,半途家道中落,父死母病,为了活命,才来出卖手艺。她不仅会认字,听说还会弹琴,不过如今做了这行,大抵是没机会再弹琴了。

“阿柔。”

外头的人声打断了柔儿的思路,她站起来迎出去,门前一个穿蓑衣的人正在摘斗笠。

雪下得很大,腊月的天滴水成冰,饶是穿得厚实,手指也冻得有点僵硬,林顺用了好一会才把斗笠摘下来。

在夹棉长衫上抹了手,蹲下来打开一路拎过来的包袱,“你嫂子说你腿天一冷就要不舒服,给你缝了这个夹棉护膝。这是你哥托人给你买的参,让你熬汤喝的。再有这个,袖笼子、卧兔儿,都是干娘做的。还有包子,拎过来冷了,明儿早上你上锅热热,是饭庄斜对面那家你爱吃的包子铺的。”

他拿出好几样东西,说了好些话。

人也不往屋里走,就靠在门边儿一样样拿出来跟她说。楼上孔绣娘听见说话声,在楼梯上探头往下望,“哟,林大哥又来了?上回您给我们送的栗子还没吃完呢,这回是不是又带好吃的来了?”

林顺朝她点点头,打了招呼。孔绣娘咚咚咚步下楼梯,翘首张望地上的包袱,“咱们陈掌柜的,可真有福气,这么多人想着念着,又有林大哥这么个体贴人儿,三不五时就来看望。”

她打趣着二人,柔儿被她笑得有点尴尬。她如今主要精力都在新铺子上头,来回太远路又滑,有时就宿在店里头。家里人每每托付林顺来帮忙送东西跑腿,她知道他们是什么意思。林顺以前会躲着她,现在不知怎地,一点点主动起来。有时无事也要往这边跑,也不吭声,扎进后厨挑水劈柴,替她把力气活都干了。

孔绣娘热情地招呼林顺进去喝茶,林顺瞥了柔儿一眼,能瞧瞧她他也就满足了,他摆手道:“不打搅你们休息了,我得赶紧走了。”

推开门,大雪像纸片似的,一重重往下落。门口堆积了厚厚一层银霜,适才林顺来时踩出的脚印这么会儿就被覆住了。

林顺抬眼瞥了眼阴沉沉的天色,叹道:“这么大的雪,怕是能压垮房梁。”他回身对柔儿道,“下回我再过来,替你们把楼顶上的瓦片固一固。”

柔儿朝他挥手,“顺子哥,不用了,有什么事儿我可以找东家帮忙,天气这么差,您别再奔波来送东西啦。”她过意不去,家里头没马没车,他要会欹县去问两老有没有要给她带的,又要从镇东头走到西头来找她,全靠两条腿在这冰天雪地里跋涉,她又怎么忍心。况且照她的本意,是不想多有接触的。男女之间想守住异姓兄妹关系,摒除过去的种种纠缠,说起来容易,其实做起来很难。柔儿不想彼此再消耗下去,她真的不想再耽搁他了。

回到小楼,她把适才林顺送过来的东西一一摆放在相应的位置,孔绣娘捧着绣绷子对她笑,“阿柔,你真有福气,林大哥这么踏实本分,又这么喜欢你,将来你们成婚,他得对你多好啊。”

柔儿苦笑,“阿衣,你别说这话了,我跟你解释过,他是我嫂子……”

“是你嫂子兄弟,是你哥朋友,是你爹娘义子,我知道啊,可是这并不妨碍他喜欢你、想娶你啊。阿柔,你也不小啦,孩子也没在身边,独个儿这么单着,心里头不苦啊?你瞧我,我这是没法子,没选择,要是有个男人肯这么对我,我得多高兴啊。”

柔儿知道她难处,她娘常年要吃药,还有个在读书的弟弟,为了挣钱活命,耽搁了自己的终身大事,如今年过二十,还没成过亲。倒也有人替她介绍男人,可也没碰着满意的,人家嫌她年纪大还要替她养家养舅子,她也嫌弃人家相貌丑各种毛病。

孔绣娘见柔儿不吭声,心里头替她着急,“阿柔,你是不是心里头还有你孩子她爹啊?林大哥样样好,你都不动心,除非你心里头,有个比他还好的人,心里装满了,也就盛不下另一个了,是不是啊?”

柔儿哭笑不得,“你说哪儿去了?我是心思没放在那上头,光顾着愁铺子里的事儿了。阿衣,你快别逗我了,成太太家的东西做好了吗?三日后人家就要来拿了呐。”

岔过话题,孔绣娘总算结束了对她和林顺的撮合。

柔儿把账本合上放回抽屉,翻了张人家描好的花样子出来,坐在桌前认真地临摹。

她会的太少,要学的太多,启程比旁人晚,用的功夫就得比旁人多。

如今偶尔会和金凤碰面,金凤也不藏私,她要问针线上的事,一样一样细细演示给她瞧。

柔儿其实很喜欢如今的生活,虽然不能日日陪在安安身边,但赵晋准她偶尔探望安安,对她来说已经是莫大的恩赐。

她是个容易知足,也惜福的人。

不会自怨自艾,只懂埋头使劲的过日子。

腊八节,家家要吃腊八粥。柔儿昨天熬了半宿,今儿起的迟些,一下楼,就见她欹县铺子里的学徒小红喜滋滋地站在楼下,“掌柜的,我师父问你今儿回不回,说要给你留腊八粥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