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49章(1 / 2)

事实证明, 有时候下三?滥的手?段真的非常管用。

具体的事情经?过,安父并没有插手?, 甚至连钱大富都?因为这些事情光听着就十?分反胃, 撂开手?不管了。但钱大富给了钱。

给钱就好了,棒槌甚至没舍得花钱去买通衙役,反正在闹市区里打?架斗殴, 本身就会引起旁人的注意,被衙役抓走带去问话更是家常便饭。为了让事情更顺利,棒槌甚至以身涉险,亲自参与其中,被关到了县衙大牢里。

仅仅过了一天, 安父就得到了准确的消息。

孩子被丢在了距离丁家所在镇子足有十?几里地?的一条小河里。

本着帮人帮到底的想法, 钱大富指派了手?下人驾车送安父去那处地?方,他本人就算了吧, 一则他伤势未愈行动不便,二则安父也不想跟他同行。

因为有了准确的信息, 安父没费什?么劲儿就找到了那处桥梁。

是一座石拱桥,看着应该是有些年头了,尽管桥面总体是呈拱形的,但坡度并不大,因此是允许马车通行的。又因为这里通向镇子, 平常还是有行人经?过的, 还有不少运货的赶驴人。

安父让马车停在了河岸边上,自己走到了石拱桥上,探头往底下看。

这一看, 他的心就凉了大半。

洛江县因为临江的关系,本县境内有不少的溪流, 有一些是单独的,但更多?的则是最终会汇聚到洛江之内。

而这座石拱桥就架在了一条水流湍急的小河上,看流向,明显就是奔着洛江去的。

更要命的是,石拱桥距离河面目测至少也有五六米的落差,这个距离对于一个年幼的孩童来说,怕是一入水就能被砸晕过去。

再?一个,尽管目前已经?开春转暖了,但丁家那孩子被丢掉时,还处于乍暖还寒的时候。

种种因素加在一起,安父完全?想不到孩子要如?何生?还。

突然,他的目光被远处的一艘小舟所吸引,忙问正好经?过桥面的路人:“这里有桥,为何还有摆渡船只??”

路人被问得一脸茫然,顺着安父的手?指方向看过去,才?恍然:“那是抓鱼的,舟上养了鱼鹰,你要是想买鱼就去岸边招招手?,比镇上的鱼贩子卖得要便宜多?了。”

安父道了谢,很快就走下石拱桥,钱家下人过来询问时,他摆摆手?,径直朝着远处的小舟走去。

到了岸边,他冲着小舟招手?。

泛舟人果然很快就将小舟划向了岸边:“买鱼啊?刚抓了两条大肥鱼呢!”

安父问道:“老?人家,跟你打?听一个事儿,前阵子这里可发生?过什?么稀罕事儿?”

看安父不像是要买鱼的,泛舟的老?人家也没露出不耐烦的表情,只?乐呵呵的反问道:“这儿能有什?么稀罕事儿?”

“这……”安父略一沉吟,索性打?开天窗说亮话,“不瞒老?人家,我是受人之托帮忙找个人的。镇上有孩子被拍花子拐走了,县太爷前几日抓到了拍花子,根据他们所说,前阵子曾把一个两岁的男童从桥面上丢到了河里。”

那老?人家一听这话,脸色都?变了,下意识的骂了一句娘,随后才?抬眼上上下下的打?量起了安父,半晌没吭声。

见他这副态度,安父反而镇定下来了。

“我也是受人之托,孩子家里人都?快急疯了,孩子的太奶奶甚至因为太过于自责而病逝,而且这事儿还涉及到了拍花子案,县太爷已经?插手?了……”

老?人家更迟疑了,张了张嘴想说什?么,最后还是没出声。

“县太爷英明神武,赏罚分明,如?果真的是另有内情,我相信他不会让好人受罪的。”为了能让老?人家安心,安父也是真的拼了,忍着恶心夸了一波县太爷。

终于,在安父的再?三?劝解下,那老?人家吭吭哧哧的给出了一个不太明确的线索。

他建议安父去找里长。

又提醒说,最好能带上有分量的人,还是孩子的家人,不然里长不一定会帮忙。

安父曾经?在安家村住过一段时间,很清楚像这种闭塞的村子里,外人是很难直接带出孩子的,哪怕知道明确的线索也不能直接上门抢孩子。因此,他谢过了老?人家,决定先去通知丁家人。

事情倒是办得很顺利,丁家虽然不算富裕,但毕竟是本地?人,很快就找了当地?书院里的先生?,一行人就这样登了里长家的门。

里长听完事情经?过后,很是沉默了一会儿,还是在安父再?三?强调,这事儿已经?闹大了,县衙门都?插手?了,他才?不得不开口说了情况。

“我知道你们说的那孩子在哪儿,但这事儿不太好办……唉!”

“去年入伏那会儿,李家两个小子跟他们奶奶说,要去河里玩水,结果去了就再?没回来过,连尸首都?没找到。李阿婆的儿子前几年就病死了,她儿媳妇也改嫁了,就守着两个孙子过日子。一下子,两个孙子都?没了,她脑子就有些不大清楚了,疯疯癫癫的。”

“还好,她有个娘家侄子时不时过来帮衬一把,可人家也要过日子,反正李阿婆就是饿一顿饱一顿的。还经?常往河边跑,非要找孙子。”

“就前阵子,她突然抱回来一个孩子,浑身湿哒哒的,小脸还被憋得青紫,幸好村里有人略懂一些医术,给救回来了。后来孩子又发了烧,李阿婆一宿一宿的守着,给孩子换湿帕子,求了她娘家侄子借钱请大夫抓药,还把她小孙子的衣裳给那孩子穿……”

里长抽着旱烟,一点点的说出了情况。

他没提孩子如?今怎么样了,只?反复说李阿婆命有多?苦,遭遇了多?少坎坷的事儿,然后就是一声又一声的叹息。

包括安父在内的其他人都?没吭声。

“罢了,这也是她的命吧。”里长放弃了,就算他有心护着自己人,可这事儿都?已经?闹到县衙门去了,真要是来了衙役,他又能做什?么呢?再?说这确实是人家的孩子。

里长起身招呼人往李家走去。

走到半路上,孩子的父亲突然开口:“我们可以给钱的,她在孩子身上花了多?少钱,我们家给双倍。”

“唉,这哪里是钱的问题。她一个老?婆子,要钱干嘛呢?”里长摇头叹息,“别看这些日子她要照顾那个孩子辛苦得很,我倒是觉得她好久没犯病了,也没再?往河边跑,不嚷嚷着要找她孙子了。”

说白了,这就是个信念,是李阿婆的精神寄托。

这个道理,在场的人也都?懂了,但总不能因为这个缘故,不要孩子了吧?

一行人很快就赶到了李家院子外。

才?刚走到外头,就听到里面传来孩子哈哈大笑的声音,孩子他爹直接就红了眼圈,他娘更是捂着脸哭了起来。

自家孩子的声音当父母的怎么可能听不出来呢?

“娃儿啊!”几人哭着往院子里跑。

大概是被喊声惊吓到,院子那孩子直接丢下了手?里的藤球,头也不回的往屋子里冲,嘴里还嚷嚷着:“啊啊啊抢小孩了!”

说实话,如?果不是场合不对,安父差点儿就笑场了。

一个上了年岁的老?婆婆搂着孩子走了出来,其实听里长的话,安父猜测李阿婆的年纪应该是不大的,毕竟这年头的人多?数都?是早婚早育的。但事实上,这位李阿婆看起来仿佛已经?有六十?多?岁,头发花白,满脸皱纹。

看到一群陌生?人来到家里,李阿婆害怕的往后缩了缩。

里长很快就走上前,带着满脸的不忍,说起了这些人的情况。

出乎意料的是,李阿婆并没有如?里长所说的那般犯糊涂,她只?默不作声的搂着孩子,之后又抬眼看了看几个哭成了泪人的年轻人,尤其是哭到腿软的孩子他娘。

半晌,她道:“我知道这不是我孙子。我大孙子八岁了,都?已经?蹿个儿了。小孙子也有五岁了,可他瘦,家里没好吃的,他瘦巴巴的,没有这孩子圆乎。”

“这是别人家的孩子,杀千刀的拍花子把人孩子抓走了,他爹娘还有家里其他人都?急疯了,他太奶奶都?自责到病死了。”里长还是希望把事情了结的,说白了,对于乡下地?头的人来说,县太爷的威慑力太强了。

“哦,还给你们。”李阿婆很好说话的抱着孩子走到了哭成泪人的孩子他娘手?里,“还给你了,别哭了。以后把孩子看紧一点儿,别再?搞丢了。”

孩子到底两岁了,虽然一脸的懵懂,但在认真的看了他娘一会儿后,突然“哇”的一声哭开了,显然是认出了亲娘。

李阿婆退后了几步,失魂落魄的看着这家里人团聚的温馨画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