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7章 最后的午餐(2 / 2)

他机械地站起身,腿肚子直打颤,差点碰翻了凳子。

老伴慌慌张张地跑进卧室,不一会儿拿出个布包袱,里面胡乱塞了几件换洗衣物和降压药。

"老、老头子..."。

老伴的声音带着哭腔,手抖得几乎拿不住包袱。

王国庆想说些什么,却发现自己的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。

他最后环顾了一圈这个住了八年的家,墙上的挂历还停留在上个月,茶几上摆着女儿从国外寄来的明信片,厨房里没来得及收拾的碗筷还冒着热气...

"走吧",专案组的人催促道。

与此同时,在县委大院的各个角落,一场雷霆行动正在展开。

县建设局的张副局长刚开完会,就被堵在了办公室。

县公安局长欧大春正在一个饭店的包厢里吃饭,筷子刚夹起一块红烧肉,就被两名市纪委的同志请出了包厢。

县财政局的钱科长更是在麻将桌上被带走,连胡牌的"清一色"都没来得及推倒...

整个关安县的电话线都热得发烫。

县委大院的门卫老李头看着一辆接一辆的黑色轿车进出,吓得连登记都忘了做。

街边小卖部的老板娘探出头,看着呼啸而过的警车,手里的瓜子都忘了嗑。

"出大事了!"。

这成了当天关安县城百姓口中最热的一句话。

而在县看守所,王宏正蹲在墙角,听着外面此起彼伏的警笛声,把脑袋深深地埋进了膝盖里。

他知道,属于他们叔侄的时代,就这样在一顿没吃完的午饭中,轰然倒塌了。

……

市郊一处不起眼的小院,青砖灰瓦掩映在茂密的梧桐树下。

王国庆和老伴被分别带进两间简朴的平房。

屋内陈设简单,一张木床,一套桌椅,墙上挂着"坦白从宽,抗拒从严"的标语。

老伴被女工作人员带去做笔录时,王国庆注意到她脚步踉跄,花白的头发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。

审讯室里,市纪委的张书记亲自坐镇。

桌上摊开的黑色笔记本和几张照片,在日光灯下泛着冷光。

王国庆的视线扫过那些熟悉的数字和画面,后背的冷汗已经浸透了衬衣。

"王国庆,这些证据你都看清楚了吧?"。

张书记的声音不疾不徐:"说说吧,从哪笔开始交代?"。

王国庆的喉结滚动了几下。

他知道,眼下必须有所交代才能争取时间。

于是他选择了最稳妥的策略,只谈专案组已经掌握的事实。

关于江边大道的工程质量问题,他推说都是侄子王宏一手操办。

对那些照片上的现金往来,他辩称是正常的礼尚往来。

至于笔记本上的记录,他声称是王宏的个人行为,自己并不知情。

但每当张书记问及市委层面的关系时,王国庆的眼神就开始飘忽。

特别是提到毛建行的名字时,他的手指不自觉地绞在一起。

他清楚地记得三年前那个雨夜,他无意中在毛建行的书房里看到的那封落款为"京城林家"的信件。

那个在京城政坛盘根错节的家族,正是市委副书记毛建行最大的靠山。

"王国庆,你最好想清楚。"

张书记敲了敲桌子:"现在交代,还能算你主动坦白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