试问当今天下,又有哪个官不贪?哪个公侯的家里,钱财账目是对的?
有了魏国公府开了先例,就算是世袭罔替又如何?下场还不是一样,被抄家灭族?
这些公侯觉得曹应说的有道理,正所谓唇亡齿寒。
魏国公府虽然是保不住了,相关人等,都会被处死。
贪墨军饷,乃是大忌,尤其是勋贵贪墨军饷,更是大忌中的大忌。
数目少还好说,但像魏国公府贪墨这么多的,除了死,也没有别的选择了。
但魏国公府毕竟是太祖以来的世袭公爵,若是因此被灭族了,那么他们这些其他的勋贵,在当今这个政策之下,一但被查出贪墨,甚至其他违法的事迹,其后果定然会与魏国公府一样,甚至更甚。
毕竟,其他的那些公爵,贪的不一定比魏国公府少,有些还牵扯进了人命大案。
此番他们向陛下求情,给魏国公府留个后,也是再给他们自己留条后路。
万一运气不好,被查到了,好歹不会被灭族。
至于抄家,这些公爵虽然在意,但并不是很在意,毕竟在魏国公府事发当日,他们已经在想方设法的将银子运出京城,藏起来了。
只不过数目太多,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够完成罢了。
赵长青一番权衡之后,最终下旨,道:“魏国公府,贪赃枉法,不知收敛,得各类钱财,宝物等,共有四千三百多万两。”
“魏国公曹文,处以极刑,剥夺其爵位,曹家子孙,也不得再世袭。”
“诛灭魏国公府曹家三族,但念在曹家祖上,劳苦功高,朕不忍心见其覆灭,可留一子嗣延续血脉,但永生不得参加科考,入仕!”
圣旨即下,京城震动,不少百姓都心有不满,贪墨了这么多的军饷,竟然还能留后?
不过一众王公大臣,却都松了一口气,幸好陛下退了一步,没有赶尽杀绝。
要不然,他们就得考虑考虑,是否要合伙造反了。
毕竟左右都是一死,不如拼一把,或许还有生的机会。
然而,接下来,平阳侯曹应,却是陷入了惶恐不安之中。
毕竟魏国公府与平阳侯府,祖上乃是亲兄弟,分别被封为国公和侯爵。
两者同气连枝,魏国公府贪墨军饷的同时,平阳侯定然也在其列。
虽然平阳侯没有魏国公贪的多,但也定然不少。
如今魏国公府倒了,平阳侯府定然也不会例外。
果不其然,在赵长青圣旨下来的当日,平阳侯府便被查封了。
平阳侯曹应,更是忧心之下,竟然吐血三升而死。
这事在京城之中,一时传为了奇谈,被人津津乐道。
曹家这回是真的完了,魏国公府刚被查抄一日,平阳侯府也被查抄了。
王荆文派人在平阳侯府中,找到了九百多万两银子的赃物,其中大多也是贪墨军饷而来。
于是,平阳侯府也被抄家了,下场和魏国公府一般,剥夺爵位,只能留下一个子嗣,贬为庶民,永生永世不得参加科考,更不能入仕,然后诛灭三族。
行刑当日,无数百姓,前来围观,人山人海,都在辱骂曹家不当人子,竟然连军饷都贪墨。
待亲眼看到曹家被灭以后,无数百姓,都拍手叫好。